【双减政策下作业布置的思考】

2022-12-15 14:29:22来源:周公解梦

今年4月,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》,明确提出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,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,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;切实避免机械、无效训练,严禁布置重复性、惩罚性作业;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,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;不给家长布置作业等,被称为“作业十条”。

在不久前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首届全国教育科普论坛上,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表示,作业不是负担,学校应切实以作业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。

“在制度不变的情况下,管理者应该思考如何将作业的作用发挥得更好。”王殿军说,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、学情的重要手段,不能“假以人手”让家长、助教代批,必须由任课教师亲自批改。同时,要提高作业质量,减少重复、机械、枯燥的作业,学校要将作业作为课题,研究设计出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业。

中国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李铁安用量大、质低总结一些学校在作业布置中存在的问题。“‘量大’,很大一部分来自课前预习的作业;‘质低’,主要体现在系统化不够,各科作业相互割裂,部分教师简单留作业,为了作业而作业,起不到查漏补缺、巩固重点难点的作用。”

“量大、质低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以学生为本位。”中国教育科学院副研究员刘巧利分析,直接原因是一些教师对作业认识不到位,没有把它作为教学设计中的重要部分,从而导致作业粗放,不精细、不精准。同时,为了提高成绩,布置“大礼包”,各种习题册、资料、材料,让学生重复练习。此外,学科之间缺少整合,尽管单科量不大,但六七科加在一起总量很多,再加上课外辅导班的作业,让学生不堪重负。

教育最新内容